目前楼市的这种状态确实挺让人难受的。

最近网上有人呼吁要尽快让房地产刺激政策落地,不然可能就晚了。

作为一个楼市长期观察和研究者,我也感受到市场近期的沮丧,似乎都在等待更重磅的利好政策落地,但实际上却有点愿望落空的感觉,盼了这么久,还没见过实质性动作。


(资料图)

前段时间,住建部及央行的发声,关于”降低房贷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“、”认房不认贷“、”降低存量房贷利率“以及南京出台的“宁八条”涉及新建商品房购房补贴事宜”,对楼市信心确实起到短暂提振作用。

但这些喊话由于迟迟没有落地地方执行,反倒让市场有点焦躁不安了,甚至有点失望了,明显楼市的消极情绪比之前更浓了。

这也可以理解,毕竟住建部、地方政府喊话了这么久,只吹风不下雨,大家听传闻多了,对很多东西已经“免疫”。

但这次上层定力不同以往,大概率是要“去地产化”,“去情绪化”,与其长期被地产牵制,不如短痛来个痛快。

要知道,继续降低楼市调控政策,让购房门槛再次刷新底线,方便更多个体带着首付和房贷进场消化新房,但是这样无底线的降低,反而会导致购房人群持币观望的心态继续增长。

但如果不继续降低调控政策,那么就得“赌”市场的自然回暖,这个回暖的可能不是没有,但时间上就说不准了。这种形势下,在座的各位包括买/卖双方、开发商都要做好长线准备,提前打算。

01.

一损俱损,房企羊毛不能无底线薅!

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,如今尽管是买方市场,但 房企羊毛也不是往死了一个劲薅的。 当下 南京楼市 ,比好地段,好价格更重要的是好产品。

对于购房者来说,那些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磨,花重金去研发的房子,才是未来南京市场稀缺品。买这种房子,不仅住得舒心,以后保值潜力也有盼头。

如果过分薅,以后遭殃的还是购房人,别忘了,房企一旦利润见底,降标便成了常规操作!

都说河西坚挺,相对其他区域而言,目前还算比较体面。但上半年以来,次新房砸盘数量也已经盖不住了。

这种现象在2019年及以前简直就不敢想象,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迷之自信的认为南京房价“只涨不跌”,理由无非就是房价绑定了土地CZ、绑定了地方经济等等。

可惜也就几年的光景,就要开始打脸了。

在今年4月份时候,市场就爆出河西南某些楼盘成交价,相较于去年同期下跌了20%以上的消息,对于河西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一套的房子,下跌20%可就不是一件小事,是以百万计的事情了。

从上周河西二手房成交简报来看,作为风光无两的河西南一批小区走下神坛,海峡城最新成交单价,相比巅峰时期降了39.7%,正荣润峯最新成交单价,相比巅峰时期降了29%…

素有河西南星八客“扛把子”成员之二的海珀滨江、佳兆业城市广场,最近二手房成交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,最大跌幅近30%。

海珀滨江一期:134㎡,去年7月成交价5.8万/㎡,今年8月成交5.2万/㎡,跌幅10%; 正荣润峯:143㎡,去年3月成交价6.6万/㎡,今年8月成交价4.7万/㎡,跌幅29%; 佳兆业城市广场二期:86㎡,去年4月成交价6.3万/㎡,今年8月成交价4.9万/㎡,跌幅22%;

然在众多下跌房源中,上半年才交付的河西北豪宅苏宁檀悦,上周成交了一套193㎡江景房,成交价6.6万/㎡(算上交易税费实际成交价已超7万/㎡),出乎意料,这也是目前小区首套成交的二手房。

要知道,苏宁檀悦今年4月才交付,产证不满2年,需缴纳总房款5.5%的增值税和1%个人所得税,虽然成交价只有6.6万/㎡,但若算上税费,这套房源实际成交价7万/㎡出头,相比当初5.4万/㎡购入均价,涨幅近30%。

当然除了项目品质出挑,可俯瞰江景外,学区优势也功不可没。苏宁檀悦隶属科睿小学(琅小分校)+金陵汇文初中双学区,1.5梯队+1梯队组合堪称王炸,尤其是初中汇文牛X,鼓楼区能排上号的一梯队名校。

苏宁檀悦未交付前,附近老小区佳和园,小面积成交价普遍在7万/㎡以上,当年檀悦销售火爆,很大一部分人是冲学区来的。

类似苏宁檀悦必然只是个例,总体来看,河西二手房跌的多涨的少!熟悉南京楼市的朋友都知道,头部板块二手房低迷已有段时间了。

越是降低门槛,越不敢进场,就和房企越是降价新房去化越慢一个道理,经过楼市这几轮波段,购房群体已明显得出了一个浅显但实用的结论。

那就是,政策越是放松示好,房企越是降价促销,楼市越是不敢贸然进场。

02.

房价既不能大涨,更不能大跌!

既然说到“降价”这个话题,那就结合近期一则热搜话题与大家展开探讨“一味地降价是否越多越好?

日前“中国房地产报刊文,呼吁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”,看到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:官媒发声,这是允许开发商降价了?

单标题是够唬人的,为避免理解失误,针对原文我又默读了两遍,原来是呼吁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,而非让开发商降价促销。

降价,对于没买房的人来说,自然希望降的越多越好;可是对于已经买房的人而言,降价一旦放开不加约束,可谓是灾难性风险。比如居民财富缩水、拖垮银行、带崩经济,这些情况都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。

毕竟目前国内居民主要财富仍然集中在房子,一旦房价出现大幅下跌,其可能导致的风险是难以预估的。

这里面有一个冷常识,如果房价任由其下跌,房价剩余价值比剩余的贷款余额要小,这个时候借款人是要补充抵押物给银行的。

如果借款人无法补充抵押物,银行可以将房子拍卖,其实这个时候拍卖房子已经是晚了。 不管是卖不出去,或是卖的价格远远不足以还债的话,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的房子没了,银行产生了坏账,社会发展不稳。

这样以来一两个,个例没有问题,如果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,会导致周边竞争楼盘价格受压,被动降价,影响其销售业绩,会产生“传导效应”,进一步影响市场。

此外,房价下跌也可能导致经济进步萎缩,并触发一系列相关产业和企业裁员和闭店,因此防止房价大幅下跌与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一样重要。

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救市政策铺开,有些城市出现了“限跌令”,这也算是对可能出现房价大跌的一种反应。

如果有些城市的房价有大幅下跌风险,估计类似的政策也会出台。

当然 看不见上涨的楼市,就很难鼓动那些还有负债空间的人进场。 既然没人进场,去化就无法 加速,房企资金周转就还得维持在龟速上运行。

而一旦资金周转陷入了龟速,那房企大量高息债务就会吞噬掉房企利 润,甚至是让其慢性死亡。 最近土地市场蹦跶不起来, 原因就在这。

03.

大局已定,要认清地产长期趋势!

那么有人说,“救市”政策出来之后,是不是房价就会快速上涨了?

这种可能性也几乎没有,影响房价涨跌是一些系列因素综合的结果。

首先,供需关系影响房价,国内楼市供需早就整体平衡了,除了个别几个超大城市,大部分城市的房子已经供大于求,随着城市共有产权房、公租房上市一定程度山起了平抑作用,有房的人或者租房人多了也就减缓了购房需求。未来除了少数大城市外,住房供大于求将成为普遍问题。

其次,市场都是有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,看到房价下跌迹象,市场购房的心态也就会发生变化。在之前,大家之所以愿意买房,除了自住外,最重要还是房子保值和升值作用很明显。一旦这个作用消失了,购房动力就会减弱。

当下,除了居民杠杆率已处于高位和负债空间快接近极限这两个因素外,预期就是影响最大销售的最大因素。

举个简单例子,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把房子与资产、负债扯上关系,这意思就是说,资产有可能贬值也有可能增值,但债务该多少还是多少。 房价涨价时,人人都想买,流动性高,这时候,房子是资产;但不涨时,流动性变差,贷款却依然要还,它就是负债,就是包袱。

最后,人口增长乏力与城镇化率放缓,也是当前及未来需要经历的事情。去年我国人口已出现了负增长,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形成很难逆转,同在将来也会不可避免进入老龄化社会。出生人口减少,住房供大于求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。

除了以上因素,楼市低迷与市场大环境也是有关系的, 在过去房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,大家 对楼市都是信心满满,有些人甚至认为房价“只涨不跌”。

而经历这几年的波动与下跌,口罩原因、房企暴雷、楼盘延期降标,市场信心严重受挫,那么,结果也就非常好理解,暂缓购房,以待时变!

趋势已经明显,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,就是要维持房价的平衡,防止房价大涨、大跌可能引发的系统风险,让房子回归 到“住”的属性上来,实现地产转型平稳过渡。

个人觉得,大家对当下楼市不必过分失落,利好会有,只是有些政策措施的出台牵一发而动全身,需要时间来准备和评估。但在楼市企稳之前,对于真正有自住需求的人来说,其实没有啥可纠结的,该买还得买。

因为接下 来不管政策 怎么 出 ,楼市 都 不可能回到 过去那种, 全民炒房致富的时代 ,既然自住,就要放弃赌徒心理,低杠杆, 挑选安全性高、性价比高,同时兼顾一家人未来10年住房需求的明牌 !

今天就聊到这里,如果喜欢,底部点个赞再走

更多热点回顾>>>

推荐内容